第1808章 有些东西,不要乱戴,说不清楚(1 / 2)
这种东西,陈阳心里始终觉得能不要就不要,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警告着他。这种谨慎的态度并非空穴来风,上一世的某一天,一个客户送来一块玉塞让师傅杜明德鉴定,那是一块外观古朴的物件,但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冷气息。
当时的陈阳虽然只是个学徒,但也能感觉到那股寒意好像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杜明德在仔细鉴定后,特意叮嘱客户不要长期佩戴那东西,只说一句“古物有邪性”。果然,那客户后来还是没听劝,坚持随身佩戴,结果没多久就传出身体奇怪不适的消息。
陈阳自然对这种事情心有余悸,更别提他亲身体会过那种阴恻恻的冰冷感觉,那玩意仿佛不是死气而是死灵。何况,他的师傅在三十年的鉴宝生涯中,已经处理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事件。
这些经历深深地烙印在陈阳的记忆中,每一次回想起来,仿佛都能听到某种无形的呜咽在耳边徘徊。比如曾经市面上一度流传的玉蝉,大家原本以为无害,但亲眼见人戴在身上还沾沾自喜地显摆,他却忍不住觉得那只玉蝉微微发寒。更可怕的是,汉八刀的玉器工艺固然精湛,但动辄和死人扯上关系,听着就已经够让人后背发凉了。
即便有人解释说,汉代活人也佩戴类似的玉器,可这话听着总让人觉得不踏实。陈阳总觉得,没人真正生活在那个时代,又有谁能百分百说清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到头来这些只是一群现代人脑补出来的象征文明的意义罢了。正因为如此,他总是提醒自己,什么所谓的遗物、古件,多一分距离未尝不是一种自保。
如果说玉蝉还可以碰一碰,但像刚才杰子手里拿着的那种玉阴塞,那是坚决不能碰的。上一世陈阳刚拜师杜明德时,师傅的一位常客,原本是一位精神抖擞的商界大佬,谈吐中气十足,身姿笔挺得好像连桌子都要比他矮一分。
然而,不知为何,这些光辉仿佛被一块铺天盖地的阴影所吞噬,突然间他开始变得精神恍惚,整日感到头昏脑胀,空有一身抱负却似被束缚在无形的牢笼之中。平常渴望操盘生意场上的每一场风波,这时候却对所有事务提不起任何兴趣,好似什么都与他无关一样。他整天只想缩在房间里,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每天不过刚过一上午,便让人觉得他的身体像被什么抽干了一般无力,而每到夜晚,还没到睡觉时间,他就早早上床,仿佛精力被无形的黑洞吸食得所剩无几。
他也曾试着拨开这团迷雾,多次与杜明德提到自己的异样。杜明德最初只是随口一笑,说他多半是夜夜笙歌、周旋于觥筹交错与温香软玉之间,透支过头,苦酒醉人,柔情蚀骨,领导一个行业的他,终究成了自己生活的奴隶。
可这些调侃变成了后来的沉思,因为某日这位老板冒着酷暑,来杜明德的店中选购一件瓷器,为缓解闷热,他随手解开了衬衫前的几颗扣子。
就在这一瞬间,杜明德的眼神仿佛被一枚看似不起眼的物件牢牢钉住了。这是一枚不大的玉阴塞,静静垂挂在老板胸前,只不过这件玉器尺寸小了些,还经过后期处理,光滑的表面被人工雕刻了一些精美繁复的花纹,乍一看甚至有点像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即便如此,杜明德那双阅玉无数的眼睛仍然一眼便认出来,这根本不是寻常的佩饰,也不是所谓的工艺品。那一刻,他瞳孔仿佛被冰水激了一瞬,嘴角的笑意顿时收敛。
“高老板,您这物件是……”杜明德看出来之后,并没有明说,只是目光定格在他胸前的物件上,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心中暗自思忖:“这东西……怎么看着像是……”
高老板注意到了杜明德异样的眼神,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玉件,呵呵一笑,问道:“老杜,你问这物件?”
“嗯,看着挺特别的。”杜明德含糊其辞地应道。
“这是半年前我在前面玉古斋给朋友定了一套玉器,”高老板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我去取货时候,他们老板送我的,说是汉代青玉。”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我看工艺可不像汉代的,还挺精美的,比我朋友定的那套玉器工艺还好。”
“哦?是吗?”杜明德故作随意地问道,目光却始终未离开那件玉器,“看着确实做工精细,雕工流畅。”
“可不是嘛!”高老板把玩着手中的玉件,脸上洋溢着自豪,“这玉质温润,色泽也不错,一看就是上等好料。唯独就是这工艺,差了不少。玉古斋那老板跟我说了,一般人他还不舍得送呢!”
“高老板,您能摘下来我瞧瞧么?”杜明德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向高老板询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我仔细瞧瞧这玉的质地和雕工。”
“当然没问题,咱俩之间还客气什么!”高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他说着话的功夫,就把东西从脖子上摘了下来,轻轻地放到了桌面上。
陈阳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陶瓷器店内独特的泥土香气,天花板上的古旧吊扇发出的嘎吱声夹杂在高老板的絮絮叨叨中,竟带着几分诡异的节奏。
当时自己正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杜明德将那小巧的玉阴塞在手上,如同捧着一盘危险的毒药。他将玉器对着窗外细细端详,阳光透过窗格洒在玉器上,一层淡绿的幽光缓缓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