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周导要能拍科幻就好了(1 / 2)
音乐会门票的事情说完了之后,梅艳芳又笑道,“阿彦,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歌适合我的?”
周彦想了想,说,“最近还真没有,《时空恋旅人》里面确实有些歌,但都不太适合你。”
“哦,那太可惜了。”梅艳芳的语气有点失望。
她是第一个唱周彦歌的歌手,当年一首《永远同在》以及一首《假若爱有天意》红极一时,即便是到现在,这两首歌的传唱度已经很高。
梅艳芳当时也没想到,这两首歌会成为一直传唱的经典,现在有些商演邀请她,还希望她能唱《假若爱有天意》跟《永远同在》。
现在就算她什么都不干,光靠这两首歌就能过生活了。
这两首歌对梅艳芳来说,重要性基本上跟《夕阳之歌》差不多了。
更主要的是,《夕阳之歌》还跟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之间存在一些争议,很多人都不认为这首歌是梅艳芳的。
《永远同在》跟《假若爱有天意》不同,这两首歌是梅艳芳的原唱,而且后来还被霓虹歌手工藤静香翻唱,等于是反向输出了。
喜欢周彦的乐迷,自然把这种“反向输出”的功劳归于周彦的头上。
不过梅艳芳的歌迷,肯定要把功劳归于梅艳芳的。
甚至有梅艳芳的歌迷对外宣称,梅艳芳是华语乐坛对霓虹输出歌曲第一人。
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错,甚至一些霓虹歌迷也是认的。
即便周彦在霓虹拥有超乎寻常的人气跟知名度,但依旧有一部歌迷只知道梅艳芳不知道周彦,只听过《假若爱有天意》跟《永远同在》,但是并不知道这两首歌的曲作者是周彦。
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梅艳芳唱了这两首歌,然后工藤静香翻唱了。
不管怎么说,周彦给梅艳芳的那两首歌,对她后期的音乐事业影响非常大,因此,梅艳芳当然想周彦还能给她再写几首歌。
“没事,相信后面会有机会的。”周彦笑着说道。
“希望这个机会早点来到吧,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唱多少年。”梅艳芳叹息道。
听到梅艳芳这话,周彦眉头一皱,“阿梅姐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周彦这个反应倒是让梅艳芳有些莫名其妙,“阿彦你这个反应是不是有些夸张了,我就是感觉自己现在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也越来越差,再往后不一定唱得动了,我身体能出什么问题?”
梅艳芳确实很疑惑,因为周彦情商很高,很会说话,一般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周彦也意识到自己反应有点过度了,他笑着说道,“不好意思,阿梅姐,我没有要咒你的意思,只是这段时间看到身边不少案例,平时没有注意,等到得了病才后悔莫及。”
他刚才是想到梅艳芳前世得了癌症去世,以为梅艳芳这时候查出来病了,所以反应才这么大。
现在他谎称身边有得病的例子,也是想提醒梅艳芳注意身体。
梅艳芳笑道,“我知道你是好意,放心好了,我经常体检的,身体状态好的不得了。”
听梅艳芳说自己经常体检,而且结果都没问题,周彦也没好再说什么,不过他也疑惑,梅艳芳现在到底有没有得病。
他对医学方面的东西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类癌症前期有什么征兆。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句,约好五月份见面,便挂了电话。
……
挂了电话之后,周彦去了食堂。
他到食堂的时候,已经六点半。
正常情况,这个时间点,食堂已经没什么人了,大队部的用餐时间已经过去。
但是今天周彦到食堂的时候,却发现食堂里面有二三十个人,挺热闹的。
这二三十人中,有一半是中戏的学生,另外一半是《雍正王朝》剧组的人,导演胡玫也在其中。
看到这些人,周彦有些疑惑,他们怎么聚在一起的?而且这个时候一起跑来吃饭?
他们也看到了周彦,纷纷跟周彦打招呼。
“周导好。”
“周导来吃饭啊。”
“周老师。”
周彦点头回应,先打了饭菜,然后端着盘子去胡玫旁边坐下,他好奇问道,“胡导,你们这是?”
胡玫笑着解释道,“我想给演员们试镜,为了效果更好,就拜托中戏的同学们帮忙,陪着演员们一起演戏。”
“今天试镜怎么样?”周彦问道。
“效果挺好的,不过试过一次之后,我突然有了一些其他想法。”
“什么想法?”
“我是想趁着筹备的这段时间,带着学生们走走戏,提前把要拍的戏试一试,一方面是看剧本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提前解决一些拍摄上面的问题。”
周彦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胡玫,他没想到胡玫竟然会想到有这种办法提前走戏。
所谓提前走戏,无非就是带着学生们提前把剧本的内容排练一遍,在排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经过排练之后,还能熟悉剧本,等到后面正式拍摄的时候熟练一些。
这个方法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会消耗很多时间,同时也消耗人力成本。
毕竟电视剧都还没有开始拍摄,一般导演也没办法从哪儿找来一堆演员供他驱使。
但是在周彦工作室,这就不是个问题了。
参加校企合作的中戏学生们,就是实打实的“黑奴”,他们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是或多或少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比一般的群演要好很多。
关键是,他们这些学生,基本上不要钱。
不仅仅不要钱,胡玫带着学生们走戏,这些学生还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得到了训练。
事实上,这也是校企合作项目的意义,企业获得了性价比很高的劳动力,而学生也得到了在学校没有办法获得的实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