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捷足先登(2 / 2)
三日后,一切完备,赵祯在白石谷北门水寨送走一众将士。
这期间,朱仝、庞毅、王进三人也传来消息,瑕县、龚县、邹县三处知县闻听梁山州驻军,要防备青州贼,都乖乖开了城门。正如所料,三县不费吹灰之力就占了下来。如今三人正接管各县乡勇,按照赵祯要求,征召乡勇入军。
瑕县朱仝随公文更是举荐一人,言说此人曾任一府通判,才富学博,心灵智巧,善于词令。江湖上的人也有大半相好。
更兼性情梗直,不肯趋炎附势,以此家运不辰,门庭多故,家资也淡薄了,流落兖州,一向在府城教授学生谋生。
朱仝往年也曾见过这人,征召乡勇之时,听人说起他来,这才亲去魏辅梁家中相邀。
魏辅梁见朱仝如此推崇,又时常听闻赵祯名声。思虑再三,还是携家口来了梁山。
赵祯见过信后,使人将魏辅梁请进庄子。
只见这魏辅梁五十余岁,相貌清奇,骨格非凡,不时咳痰,身旁一个年轻人扶着。
见礼后,赵祯问道:“先生如此才学,却不能任于朝堂,朝廷之过也。今日访得先生,请先生任一县令,不知先生可肯屈就。”
魏辅梁听了,对赵祯道:“相公礼贤下士,江湖闻名。只是我见相公所为,只怕也非愚忠之人。”
赵祯听了,也不生气,对魏辅梁道:“孟子曾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今青州贼尚未剿灭,朝廷已是要行鸟尽弓藏之策,先生博学,当教我如何应对”
“况且,我治梁山、沂州等地,轻徭薄赋,不说路不拾遗,却能让百姓不至于无田耕种,无屋居住,受冻饿而死。统军征战,多次杀败青州贼。现身居莱州,当知本官所言非虚。”
魏辅梁道:“相公所言,句句为真。如今功名富贵,我倒也看得平淡。所可叹者世事不平,人心颠倒,只管趋财奉势,不顾曲直是非。我本无意出仕,朱统制以百姓劝我,家中小辈受我牵连,也不能出仕,蹉跎岁月。”
“我如今来见相公,已是有意出一份力。只是我恬退多年,世务生疏,只恐有些不当处,还请相公指派个小去处。”
赵祯听了,思量一番道:“先生本就做过一府通判,做个知县更是绰绰有余。兖州如今尚在争斗,先生久居兖州,必然对兖州关心。只是主官不好在本地任职,就请先生去临近的中都县任职如何”
魏辅梁道:“一切凭相公吩咐。如今我既在相公麾下,先生之称不敢当。”
赵祯也不矫情,开口道:“即使如此,今后称魏知县就是。”
“我见魏知县有咳痰之症,可延请郎中看过”
魏辅梁道:“多曾延请远近郎中,都不曾缓解,如今已有七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