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依赖(1 / 2)
是的,他准备亲征,不过还未找内阁,兵部商议。
可以说,只有他心中有这个主意。
可皇后冯氏还是猜测出来了,可见他的这位妻子是多么的了解他。
“陛下一向以太祖洪武皇帝,永乐皇帝为榜样,势要重建大明往日辉煌。”
“这样的大战,陛下当然会亲自去。”皇后冯氏幽幽道。作为皇帝的妻子,大明的皇后,她没有劝阻。
因为她知道,既然爱人已经决定了,那么固执的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就熄了这个想法。
再者,后宫也不得干政。所以,她并未劝阻。
朱祁钰看出了她的伤感,而后抚着她的肚子:“你又有了身孕,千万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劳神。”
“朕之所以有亲征的想法,可不仅仅是想效仿洪武皇帝。”
“而是因为朕要解决东北的夷狄事宜,给后世子孙一个稳健的边境。”
他虽没有必要解释,但他还是说了。皇后冯氏再怀龙种,可不能因此事让她忧虑。
“呵呵,放心吧,这次是以东北异族为先锋,朕坐镇后方,也是防止他们出什么乱子。”
皇后冯氏听了这样的安慰后,心情这才转好少许。
“既然陛下决定了,那就去做吧。臣妾会好好照顾孩子和肚子里的孩子的。”
这一晚,朱祁钰便留宿在了皇后的寝宫,与之说了不少的知心话。
翌日早朝,朱祁钰便说出了自己亲征的打算。
这让不少大臣愕然一惊,不过寻思一想,倒也能理解。
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洪武皇帝,甚至是宣德皇帝,都南征北战过不止一次。
这既是效仿历代先帝,同时也是保持着皇家的传统..
这个优良的传统,不能到他这一代皇帝给断绝了。
其次,皇帝已经向他们明言,此次东北征讨,不仅是为了高句丽。
同时也是为了未雨绸缪,削弱东北各个异族。
所以对于皇帝这个想法,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没有人反对。
反而一个个争先恐后自荐追随皇帝亲征。
“哈哈,众卿的忠心,朕知道了。不过,这次亲征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
“于太保,吴都督,朕亲征依旧由你们守护京师。有什么事,可找内阁商议。”
“这次内阁汪文,沈睿随驾亲征,这二位阁老对于东北之事十分熟识。”
朱祁钰心中早有了人选,短短的片刻功夫,便把这次的随行亲征名单给说了一遍。
听到自己名字的,一个个是喜形于色,甚至连沈睿都不例外。
留守京师的则是怅然若失,似乎失去了天大的功劳一般。
不过,他们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当今圣上连瓦剌都能轻而易举的击溃,那么此次东北亲征,就更不用说了。
若能随从亲征,那功勋就像白捡的一样。哪个不想跟着去捡功劳?
朱祁钰焉能看不出他们的心思,所以便朗声笑道。
“哈哈,诸位留守在京师的爱卿也不要气馁,机会总是要的。下次,下次吧。”
“再者,这留守京师替朕守好朝廷,不比随朕亲征的功劳差。”
群臣也都知道,这是皇帝的安慰之言。
要知道每次亲征归来,哪个不是官升一级两级的。
甚至,封侯都有可能的。
留守在京师的嘉奖,可是远不够看的。所以,皇帝这安慰的话,听听也就是了。
不过有一点皇帝说的倒是很对,那就是机会总是有的。
当今天子那可是仁圣之君,想要开疆拓土的一代雄主,想必以后的战事不是一次两次。
不怕没有机会的。
想到这点,没能入选的官员武将心中好受了不少。
“好,此事就这样商定吧,内阁六部回去早做准备,朕即日出征。”
“是,陛下。”
京师,再次轰动了。谁也没想到高句丽这个小弟,竟敢冒犯天朝。
无论是权贵们的心中,还是普通百姓的心中,高句丽一直都是大明的附庸。
他们的王继承王位,都需要大明来敕封。
可如今,这个曾经温顺的小弟,如今却敢冒犯天朝。
可想而知,大家多么震惊。
特别是听说高句丽出尔反尔,把数百年才出现的绝美公主召回之后,就更激起了大明心中的怒火了。
“这高句丽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如此做。”。
“哈哈,咱们天子龙颜大怒,这不,就要亲征讨伐了。”
“什么?陛下又要亲征了?”
“是的,你看西郊大营这两日这么森严,将军们调动频繁,就知道又有大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