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读书种子(2 / 2)
虽然他们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恐慌。
慢慢地,人群开始散去,海岳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
回到衙房后,海岳的心情却依然沉重。
尽管暂时安抚了百姓,但陛下要亲征的消息是真的,后续的影响绝非轻易能够平息。
海岳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良久,最终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他召集衙房中的一众读书人,神色凝重地说道:
“诸位,京城局势动荡,百姓人心惶惶。
我们虽已尽力安抚,但隐患犹存。
为今之计,唯有在杂报上着重宣扬‘天子守国门’的大义,
方能让百姓真正理解陛下以及当年文皇帝的决策,消弭他们心中的恐慌。
皇帝以及朝廷在这里,就是为了当大敌当前之时,
朝廷没有退路,不能跑,也不能走!”
“是....”屋中的一些读书人顷刻之间就明白了海岳的意思,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见他们如此迅速的开始工作,海岳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些大乾朝廷未来的读书种子,就是比吏员好用许多。
以往,他与吏员说政令时通常要说上不止一遍,
还要掰开了揉碎了与他们说,如此他们才能理解。
现在,这些举人顷刻之间就能体会,甚至还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新东西。
有的时候,都会让人耳目一新。
这让他不由得生出一些感慨,若是能让这些读书人一直在这里做工就好了,那他也能轻快一些。
只可惜,科举总是要开的,若是不开科举,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不满。
就在这时,海岳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若是朝堂诸多大臣跟随陛下到东北打仗,那科举可能真就短时间开不了。
越想,海岳的脸色愈发怪异,
因为他现在也分不清楚,
他到底是希望陛下去打仗好,还是陛下不去打仗好。
...........
就在京中暗流涌动之际,光汉皇帝此刻正坐于桌案后,
今日他出奇的没有批阅奏疏,而是一脸凝重的低头沉思。
桌上的饭菜热了又热,但皇帝终究是没有吃。
过了不知多久,天色渐渐昏暗,“御书房”内的烛火点燃,
光汉皇帝略显呆滞的眼眸才一点点晃动起来,
他看向黄俊,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已经戌时了。”
光汉皇帝脸上闪过一些恍惚,喃喃自语:“原来过去了这么久....”
“陛下,您饿了吧,饭菜早已准备好了。”黄俊在一旁低声开口。
“不吃,朕吃不下,东北局势弥漫,草原二王来势汹汹,朕如何能吃得下?”
说完,他看向黄俊,问道:
“黄俊啊,朕的这个决定,你觉得对不对?说实话。
“陛下,奴婢乃天子家奴,与宫中一些人来说,您做什么都是对的,
既然您想要亲征,想要趁机挽回大乾颓势,
那奴婢就算是舍生忘死,也要陪着陛下。
就算是有危险,也是奴婢先死。”
光汉皇帝嗤笑一声,摇了摇头:
“你这个太监啊,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