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吩咐(1 / 2)
清晨,温暖的阳光如同金色的轻纱一般轻轻地洒落在福寨错落有致的屋顶之上。那一片片金色的光辉与脚下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相互交织、彼此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画卷。
在如此晴朗宜人的好天气里,寨子里的居民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人在自家的院子里晾晒衣物;有的人则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准备辛勤劳作一番;还有一些小孩子在街头巷尾嬉笑打闹着,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寨子上空。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炸响声,犹如平地惊雷一般打破了原本的宁静祥和。不过,对于久居此地的福寨寨民来说,这种情况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的惊慌失措,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手头的工作,似乎这突如其来的炸响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此时,祁老伯正稳稳当当地站立在寨门之前,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只见他微微挺直了身躯,双手背于身后,脸上带着一抹从容不迫的神情。随后,他用那低沉却又格外沉稳有力的嗓音高声喊道:“大伙都别害怕!这些个声响啊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啦!咱们呐只管安安心心地过好自个儿的日子就行喽!”他这番话语之中蕴含着一种坚定不移且毋庸置疑的力量,使得听到的每一个人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踏实和安宁之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初至村寨时所感受到的惊慌失措,如同潮水般渐渐退去。起初,那一声声突如其来的炸响犹如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寨民们脆弱的心灵防线,令他们惶恐不安。然而,随着一次次习惯,这些炸响竟融入了寨民生活的节奏之中,变得习以为常起来。
如今,即便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面对那震耳欲聋的声响,也不再如当初一般惊恐万分,匆忙躲入母亲温暖的怀抱寻求庇护。相反,他们瞪大眼睛,充满好奇地东张西望,小小的脑袋瓜里不断思索着,究竟是什么东西发出如此巨大的声音,声源又隐藏在哪里呢?
午后时分,金灿灿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梢,如碎金般洒落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轻轻地覆盖在寨门紧闭的石墙上。门前,两名守卫宛如两尊雕塑般笔直挺立,纹丝不动。他们紧握着手中的长刀,刀刃在耀眼的阳光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冷光,仿佛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伯言与栾卓则各自带领一队人马,有条不紊地在寨子里巡逻视察。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踩得地面微微颤动;他们的神情凝重且严肃,犀利的目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守护这座寨子安全的决心与信念。
尽管时不时仍有炸响声传来,但福寨中的人们依然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宁静平和的小日子。只是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胆子稍大些的寨民,趁着四下无人之际,压低嗓音窃窃私语一番,猜测着这些神秘炸响背后的缘由。然而,他们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绝不敢公然在众人面前谈论,仿佛这是一个被深埋心底、不能轻易触碰的禁忌秘密。
而在那扇紧闭的寨门之后,福寨中的日常生活如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展开着。寨子里的人们各司其职,寨民们忙碌于自己的生计,有的在田间劳作,辛勤耕耘;有的在家里操持家务,准备丰盛的饭菜。孩子们则在学堂里接受先生的教导,朗朗书声不时从学堂传出,萦绕在整个寨子上空。
寨门前,守卫们的身影挺拔而威严,他们身着厚重的棉衣,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健硕安全感。伯言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宛如一座山岳般沉稳坚定。他那双锐利的眼眸凝视着远方,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坚毅和果敢。
这时,一名守卫走上前来,微微低下头,恭敬地向伯言禀报:“少爷有请伯大哥前往,说是要让福卫军集结待命。”伯言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蹙,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晓,然后手臂一挥,身后立刻有人领命而去,迅速将消息传递给其他相关人员。
交代完任务后,伯言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他的步伐矫健而轻盈,眨眼间便消失在了那条通往戚福屋子的幽静小径上。这条小径蜿蜒曲折,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然而此刻伯言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不多时,伯言来到了戚福的屋前。这座屋子看上去颇为古朴典雅,屋外的竹筒整齐地排列着,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让人感到心神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