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解药都在时间里(1 / 2)
李乐知道,工业机器人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皇冠”“明珠”几个字,就代表着这玩意儿会和所有有着相似称号的技术一样,被卡脖子。
拥有量代表工业生产能力,但只有技术自主才代表实力。
就像上辈子参观沪汽生产线时候,那个讲解员说的,全世界,被发那科、库卡、安川,当然,还有小雅各布家的ABB,一共瓜分了全球工业机器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七成以上的高端产品线。
我们自然在追,也有成绩,比如国内市场国产化占比的逐年攀升,还有收购了库卡,可即便二十年后,依然有些关键技术,包括全产业链优势还是被其他几家把持着。
工业4.0时代的九大基础之一就是工业机器人,你能想到的所有的工业制造行业、生产场景都能用的到,我们号称全工业体系,可这玩意儿的万人保有量甚至不到南高丽的一半儿。
“这个领域,咱们主要受限于三个核心,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因为目前没有研发出来完整的替代品,咱们只能花大价钱购买国外的。就说这个谐波减速器,小鬼子卖给其他企业三千块,卖给咱们,就要小一万。”田胖子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导师原本是做机器人本体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前两年也转去做谐振减速器的研发,可这玩意儿,不是靠一个俩个人,团队才能突破的,想突破,一是时间,二是市场,三是技术转化承载平台。”
“时间那个不说,只能靠科研人员拼命,市场从人工转向及机器生产,需要推广和观念的积累,毕竟,咱们现在人多,短期内部分人工成本比用机器还低,再有机器替代人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多少社会问题,你一个学社会学的,比我们更懂。”
李乐点点头,“现在就是一个,技术转化的承载平台,陆叔的意思是想让实验室和长铁精工合作,完成这个转化的过程。”
“你怎么想?”
“行啊,我没意见,反正,第一,咱们现在没有转化能力,万安矿业是做能源重工的,丰禾做吃的喝的,其他更不用说,只有陆叔那边有现成的技术条件和管理、市场经验。不过虽然是自已人,但在商言商,老宋,这事儿,还得你去谈一谈。”
宋襄笑了笑,“成,其实这样也好,实验室这边还能有产出,不用老靠这种鸡零狗碎的在网上扯喇叭卖杂货补贴费用。不过,你给划个线呗。”
李乐想了想,“技术入股最低不低于20,然后,富乐投资比例不低于25,还有,找冰城工大问问,有没有意向,扯上工大的虎皮,好处不少,其他的,谈了再说。”
“那我给陆叔那边回个话。”
其实,小李厨子在刚刚看到田胖子演示的机器人的时候,就已经联想到,这个东西要是发展起来,在未来几十年的应用场景,比如汽车制造的焊接、喷涂和装配,锂电池的设备的组装和测试,食品与饮料的生产、分拣与包装、码垛与搬运,甚至是仓储物流系统内自动化搬运、分类和存储,如果之后再把人工智能结合运用。
除了机器人产业本身就存在的经济效益,也给自已的设想里,补上了重要的一块。
再看胖子,忽然觉得有几分那么可爱。
“靠,干嘛这样看我?”
“没啥,呵呵呵。”
“我在你眼中看到了一股银邪之念。”
“你怕了?”
“我怕啥,晚上给你留门,来将可敢应战,三百回合。”
“艹!不敢!”
“你怯懦了,其实,你想想,有时候,男女有这么重要么?”
“滚蛋!赶紧滴,收拾东西,明天咱们就回燕京,你赶紧找北星去。”
“急啥,哥今晚上,先宠幸宠幸你。”
“老宋,关门!这胖子既然想找死,得满足他。想跑?嘿哈~~~~”
。。。。。。
晚上宋襄请客,三人到了一家主做铁锅炖的馆子。
一张桌子,两口铁锅,一锅炖大鹅,一锅炖鳇鱼,蘑菇小鸡儿,酸菜炖白肉,豆角茄子地三鲜,几样荤素凉菜。
点菜时候,老板说仨人吃不了,田胖子一指李乐,“他一人顶仨。”
盘上齐,等开锅,盖子一掀,雾气升腾中,带着酱香肉香骨头香的味道扑鼻而来,筷子撩起来,一口大鹅一口鱼,烫嘴之后再来杯沁凉的扎啤,夏天里吃铁锅炖的乐趣,油然而生。
李乐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扭头问田胖子。
“你这边怎么说?研二,忙不忙?”
“基本还成。”胖子嘴角一抿,扯出一根鱼刺,“我们不像你们,整天优哉游哉,睡觉看书看文献,写写文章,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再一睁一闭,三年过去了,躺着就把文凭拿了。”
“我们也很累的,好吧。”
“那是你碰上了负责任老师。哪像我们,导师越不负责任,越完蛋。除了在实验室累死累活,还得和导师围绕两点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是科研二是项目。”
“哟,这还总结出经验来了?”李乐笑道,
田胖子叹口气,“可不,科研方面,是做科研需要的支持,和导师却习惯性的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项目方面是导师要求学生驴一样低头拉磨,而学生又倔强的坚持自已的规划的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不畏困难的和导师请求设备、耗材、计算资源,有点儿良心的导师,还给你哭诉一下难处,抠抠搜搜给你点儿,要是没良心的,就一句话,老子也没钱!你要么干瞪眼,要么自已想门路。”
“那你导师也这样?”
“咱好歹有自已的实验室,我等干点自已想干的。可钱是小事,资源才是大事,好在我们蔡导儿,眼瞅着半步院士,江湖地位在那,爱惜名声,总能给你点儿论文什么的路子。”
“那还算不错了。”
“不过,科研方面的矛盾是次要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承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原则,最后辗转腾挪着,总能从犄角旮旯里弄到点能够毕业的成果。”
“可项目就不一样了,你只要想,就永远有,反正对有的导师,原则就是人有多大胆,项目多大产。只要有经费,有钱挣,接,什么特么都可以接!”
“学生就是纯种的牛马力工,拉之即用,用之便不给报酬。反正导师心有多大,学生压力就有多大,天有多高,学生的血压就有多高。做,都特么给我做!”
李乐一边听着,一边趁两人不注意,挑了块鱼嘴嘬了嘬,心满意足离,刚放下筷子,就听宋襄笑道,“其实,胖子这话有失偏颇了,属于自动带入阶级立场。”
“咋?”胖子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