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永历大明 > 第391章 明臣

第391章 明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391章明臣

昆山顾府,傍晚时分,偏院阁楼中灯火通明,一众士人齐聚

阁楼正堂中,桌上放着茶盏糕点,顾咸建,夏之旭,夏完淳,张宽,殷之辂等十余名士人散坐房中

清廷占领江南已近五年,此时江南之地无论士绅还是百姓,皆已尽皆剃发,而堂中十几人竟人人结髻,无一人剃发

若是被县衙之人发现,恐怕场中所有人都要被当成通明逆贼,统统缉拿下狱

一众士绅各自饮茶,交流着近况

如今江南之地几乎已尽皆剃发,戴发之人极为显眼,他们这些人为了留发,平日里几乎是杜门不出

场中这些人几乎每人都有着明朝功名,顾咸正举人,夏之旭诸生,殷之辂进士

这些人平日里离群索居,活的如同孤魂野鬼,也只有在这夜幕之时,他们才算真正活过来

众人正自交谈,此时房门却是忽然啪的一声打开,陈子龙手中扬着一副画轴,脸上神色激动,入得门来便大声说道

“诸位,大喜,大喜啊,监国殿下即位了”

场中众人闻言皆是神色一愣,夏之旭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开口说道

“鲁监国殿下即位了吗这是何时的消息”

陈子龙脸上神色却是一肃,开口说道

“元初兄此言谬矣,我大明只有鲁王殿下,何来的鲁监国!”

“是桂监国,桂监国月前经南方八省总督提督,并朝中众文武大臣奉表劝进,已于九月初一日在广京称帝,改元永历,我大明终于再得明主矣”

场中众人闻言,忽然尽皆起身,顾咸正连声开口

“消息确实吗”

“绝不会有错,殿下登基之事,上月便已传遍南方八省”

“圣上即位诏书已经兴明时报刊载,明发天下”

“这是在下今日十两银子购得的登基御宇图,再过不久,圣上登基之事必然传遍天下”

陈子龙脸上神色兴奋,鲁监国驻于舟山,距南直隶只有咫尺之遥

隆武帝被杀后,江南闽浙的一众拥明士绅,一度将鲁监国视为大明正统,甚至房中陈子龙几人,身上还领受着鲁监国的所赐的官职

但此时场中众人对陈子龙刚才之言,却并无反应

朱朗领军在闽浙西南大胜清虏,虽然清廷极力遮掩,但消息依旧很快便传遍江南

南方大胜的消息传入江南后,各地的拥明士绅便已将朱朗视为朝廷正统

哪怕是清廷朝中,也不再关注舟山岛上的鲁监国,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南边的粤省朝廷上

此时已是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战场上打不赢,纵然你是朱三太子别人也不会认

况且朱朗的身份本就极正,鲁监国虽然还没有臣服,但可以说在此时天下人眼中,大明正统的归属已经没有疑义了

在原来的轨迹中,陈子龙三年前便会策反清廷苏松提督,同时连结舟山岛上的张名振等鲁监国之军,欲图里应外合,起兵恢复江南

但陈子龙等人虽是气节可彰,但行事却极为草率,陈子龙等人举义之事还没开始,起义的消息便已经在苏州各府传的沸沸扬扬

清廷知得消息,提前调兵布置抓捕陈子龙等人,而负责接应的舟山水师在途中又遇风暴,大半船只倾覆

这场陈子龙策划了数年的起义,还没有开始,便被清廷剿灭

陈子龙起义失败后,先逃入顾家,顾家全族被灭,而后陈子龙又逃往侯岐曾家,侯家不顾危险收留,同样被灭

江南各方竭力营救,但陈子龙最终还是被清廷捕获,陈子龙被捕后,同样未曾屈膝,在押运途中投水殉国

苏州起义失败后,清廷开始在江南大肆抓捕逆案士绅,如今房中的顾咸正,夏之旭这十数人皆名列逆案,事后皆被清廷所杀

陈子龙本该在三年前便起义殉国,但今世粤省朝廷攻入浙省后,明清两边在浙省屯兵对峙,大量军卒被清廷调入江南

江南如今兵卒遍地,陈子龙这些年根本找不到起义的机会,只得一直匿身江南各地等待机会

大堂之中,几张桌案被清理出来,陈子龙小心将手中的画轴摊开

画轴展开,开头之处赫然便写着汉虏不两立,枕戈待中原几个大字,这画轴正是兴明时报所发的典藏增刊

一众士人围聚房中,借着灯火趴在桌案边,众人看过一字一句看过以蝇头小字写成的登基诏书,随后又是看向后方的的追祀名单

一众士绅原本尽皆神色兴奋,但在看完追祀名单后,房中的气氛却是忽然沉闷下来

顾咸正看着追祀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师友名字,却是喟然一叹

“圣上褒忠奖义,不忘我江南忠臣义子”

“仲彝兄,雍瞻兄如今入祀贤良,名载丹青,二公若泉下有知,可含笑矣”

夏允彝字仲彝,侯峒曾字豫瞻,两人皆在江上诸臣追祀名单之中

房中一个身着襕衫的少年,眼眶微红,忽然对着陈子龙躬身下拜,开口说道

“家父殉义之时,心中所念唯在我大明社稷”

“如今圣上登基,我大明社稷已然再兴,小侄欲将圣图请回家中,供于灵前,日日参拜,请陈公割爱”

少年说完身子便躬拜而下,而一旁的夏之旭也是躬身求请

夏之旭乃是夏允彝之兄,而那少年便是夏允彝之子夏完淳

陈子龙闻言却是犹豫,他购得这副画轴之时,便已经决定要将这画轴珍藏于家中

但此时看着神色诚恳的两人,陈子龙也只得轻叹一声,同意了此事

此时房中众人皆是气氛沉闷,能够在清虏境内冒着杀头的风险留发五年,哪一个不是对清虏有着滔天之恨

陈子龙见得场中气氛沉闷,却是忽然开口说道

“圣上即位,我大明国祚赓续,必可再兴,此乃天大的喜事,诸公何故如此颓丧”

“我等虽身处虏境,但尽忠事君之心却是无二,我等何不恭拜圣图,庆贺圣上即位”

一旁的顾咸正闻言,眼中却是一亮,立时开口说道

“卧子兄所言不错,我等虽不可身列朝班,但却仍是我大明臣民,圣上即位,我等岂能不贺”

场中众人闻言亦是神色欣然,顾咸正从府中取来襕衫儒巾,堂中众人也是开始各自穿戴起衣冠

一众士绅在房间正中张挂起登基图卷,而后便在堂中分列左右各自肃立,下拜行礼

“崇祯朝兵科给事中陈子龙,恭贺圣上登基御宇,愿圣上早日北伐,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江山社稷”

“崇祯朝延按府推官顾咸正,恭贺圣上登基御宇,愿圣上早日北伐,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江山社稷”

“崇祯朝诸生夏之旭,恭贺圣上登基御宇……”

陈子龙身上其实还有更高的官职,唐鲁争立之时,鲁监国曾任陈子龙为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运,而隆武帝亦任命陈子龙为兵部左侍郎并左都御史

此时陈子龙与房中众人隐去鲁监国所授官职,仅用崇祯朝职,便是在表明尊奉粤省朝廷之意

兴明时报所发的画轴,绘有广州登基时朱朗率领百官,祭拜天地社稷坛的图像

但这些图像主要展现的是登基之时的流程,意在展现朝廷的威严与气派,其上的人物面目却是根本看不清

此时房中众人却尽皆神色肃穆,对着画轴之上那个身着帝冠冕袍,面目模糊不清的人影,跪地行礼

场中众人郑重其事,轮流对着一副画轴叩首行,若是以旁人视角来看,其实颇为儿戏

但这已经是房中一众士绅数年以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了

随着清廷占领江南日久,江南百姓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清廷的统治,对于剃发之事也已经开始无动于衷

清军刚刚占领江南之时,江南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但近年以来江南起义的消息却越来越少

顾咸正等人几年前聚会之时,戴发持节的士人足有五六十人,但随着时间推移,或迫于时势,或觉得明廷再难收复江南,期间却是不断有人剃发退出

如今仍坚持留发的只剩房中这十几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聚会,会不会又少去几名同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