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举荐人才(2 / 2)
说到这里,诸葛连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
毕竟是王炎的小舅子,他掺和太多反而不好。
点到为止,让王炎自已做决定就行。
“我明白了,这广汉郡的官员,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说完,王炎放下一份名册,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嗯?巴郡太守的职位,让蔡邕来做?何意啊?”
“回主公,蔡署长能力不俗,绝对不只是教书育人而已,就算是对于政务,那也是十分通透。
属下以为,这巴郡面积广鏖,比汉中与广汉加起来都要大了不少。
如此重要的大郡,必然要派遣一位可堪大用之人担任太守才行。
除此以外,这巴郡的教育事业也极为繁重,与其派别人来此担任学政署分部的部长,还不如让蔡邕这个署长亲自前来督导、指挥。
有蔡署长亲自督导,加上几位郡丞、主簿等人辅佐,以及驻扎部队的配合,定能在短时间内将巴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无论是农业、商业、又或者是教育事业,都能极快的跟汉中对标。”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王炎也是缓缓点了点头。
他已经明白诸葛亮让蔡邕过来主持大局的意思了。
学政署看似是大炎郡各署之一,蔡邕更是署长一职。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多大的职权。
尤其是伴随着汉中的教育体系慢慢完善,他们的工作就更加轻松了。
之前没有李文,只有韩正一个人辅佐,那自然是有些捉襟见肘。
现如今有李文这个五星级教书匠辅助,他们韩正两人足以应对汉中一切教育事宜。
至于蔡邕,一个未来的国子监博士,兼翰林院院士,自然不能永远窝在汉中那一亩三分地。
只有走出来,看看其他地区,增长见闻,才能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嗯...你说的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倒是没想到让蔡邕来担任这巴郡太守一职。
好!很好!”
一边说着,王炎一边将名册收了起来。
“就按照你说的办,其余官员也按照你的名册来调派。
至于蔡邕,最多十天便可来到巴郡郡城。
既然这官员一事已经定下,那么...对于治理巴郡跟广汉一事,你可有何建议?”
听到王炎的再次询问,诸葛亮的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诸葛亮这才拱手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这治理巴郡可要比当初治理汉中难多了。”
“哦?说说你的看法。”王炎正襟危坐的问道
“是,这段时日,我们虽然都是攻城,但是一路走来,属下也对巴郡的情况有了几分了解。
相对于汉中而言,这巴郡要更加偏僻、混乱!
同样,大大小小的贼寇数量也要更多一些,尤其是山贼,那更是数之不尽。
贼寇的袭扰、各大领主之间的纷争、以及天气干旱颗粒无收,三者叠加之下,可以想象,这巴郡的百姓过得有多么痛苦。
现如今主公不过是解决了第二个而已,还有剩下的两个没有解决呢。
清缴贼寇需要时间,尤其是这巴郡如此之大,清缴起来那就更麻烦了。
至于这干旱...主公拥有降雨的能力,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
所以,属下以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要一边派兵清缴贼寇,一边降雨救治耕田。
除此以外,还要在各县、镇、乃至村子里发放一定的粮食,让百姓们能够熬过这段时日。
等到下个月,粮食正常生长之后,百姓们的日子自然也就恢复如初。
百姓们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其他问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