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失蜡铸炮法(1 / 2)
经过数天的准备,一切事宜都准备完毕。蜡模制作正式开始,工匠们将选好的蜂蜡放入特制的大锅中,缓缓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蜂蜡逐渐融化成液态,散发出阵阵香甜的气息。李师傅自掌勺,将融化的蜂蜡缓缓倒入放置好模芯的模具中。
待蜡模冷却后,工匠们开始精心修整。他们用特制的工具仔细地打磨着蜡模的表面,去除多余的蜡块,填补微小的缝隙,力求让蜡模光滑平整,毫无瑕疵。
然而,这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状况。一位年轻工匠在打磨时,不小心用力过猛,在蜡模上划出了一道浅浅的痕迹。
“哎呀,我这该死的手!师傅,这可怎么办?”年轻工匠懊悔不已,脸涨得通红。
李伯走过来查看了一番,安慰道:“无妨,用小火稍微加热一下,再用软布慢慢擦拭,可将这痕迹抹去。下次可得小心了。”
经过数天夜以继日的努力,蜡模终于制作完成。接下来便是制作陶壳,工匠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陶泥反复搅拌均匀,使其质地细腻且富有粘性。然后,他们用小刷子蘸着陶泥,一层又一层地涂抹在蜡模上,每一层都涂抹得薄厚均匀,涂抹完后,将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
在陶壳晾干的期间,负责熔炉的工匠们也没闲着。他们仔细检查着熔炉的每一个部件,添加优质的煤炭作为燃料,反复调试着火候,力求让熔炉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当陶壳和铁水都准备就绪,激动人心的浇灌时刻终于来临。炽热的铁水在熔炉中翻滚跳跃,工匠们齐心协力,用滑轮,抬起沉重的铁水包,缓缓将铁水注入陶壳之中。那铁水顺着浇口缓缓流入,众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大气都不敢出,心中默默祈祷着此次能够成功。
可天不遂人愿,浇灌完后,待冷却脱模,却发现炮管上出现了一些气孔。
“这气孔是怎么回事?咱们之前的工序都做得如此精细,怎么还会出现这种问题?”一位工匠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
另一位工匠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一番,分析道:“我看这气孔许是在浇灌时铁水流动不畅,裹入了空气所致。下次浇灌时,是否可以尝试提高铁水的温度,让其流动性更好些?”
“提高温度虽可改善流动性,但也可能会使蜡模燃烧过快,产生更多的气体,反而加重气孔问题。或许应该在陶壳上多开几个排气孔才是。”另一位工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韩皓宇见状,说道:“大家莫要争执,不妨将这两种方法都试一试,记录下不同的结果,再做定夺。”
于是,工匠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他们调整了铁水的温度,在陶壳上增设了排气孔,再次进行浇灌。这次,炮管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细微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