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擎宋 > 第三百七十五章 乐大人的第一次上朝

第三百七十五章 乐大人的第一次上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欧阳修曾有诗云:”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其大意是说,在上朝的途中,可以听闻到五更的鼓声,然而因为道路泥泞,雨势很大,马走的很慢,更是想起了自己在滁州睡懒觉的时候,若是醒了也可以听听外面的天簌声响。

欧阳修所表达的正是乐大人此刻心中所想的,按后世的这个时候,早上还不到四点,乐大人便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开始向禁宫大内行去,好在王员外等人钱出的足,为乐大人置下的这处宅院在禁军里许外的潘楼街,距离大内很近,所以乐大人不必像那些住的远的官员一般,早早起床。

京官羡慕地方官的仪仗,地方官羡慕京官腰间的牙牌,而乐大人现在很是怀念在钱塘当大老爷的日子,做了京官,有了牙牌又怎样,身边只有武松、尺七、屠四三个随从,怎么能与以前当大老爷们仪仗出入那般威风。

大宋的朝会大致有以下三种:大庆殿大朝会,一般是正旦、国有大事之时举行;垂拱殿视朝,允许宰相以下重要职事官参加,常有重要事务进奏;文德殿常朝。

到了禁宫大门外,乐天只见这里己经聚集了不少大臣,而且人人家中仆伇的手里提着一个用白纸糊的灯笼一枚,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官位,举在马头前或是轿子前。

放眼望去,尽是纸糊灯笼,乐天心中也是大大的惊讶了一番,两宋交替时的名人,在这里自己见到了一小半,虽说很多人在后来的靖康之变中,扮演的不是什么光彩角色。

以前在开封府当司理参军时,乐天也曾听说过灯笼相围皇城的壮观景象,被称之为“武百官位立时来了精神,哪个不知道现在朝堂上呈现出暗流涌动之势,六七官员之间的交锋看似微小,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极有可能影响到官家对宰辅的印像,甚至于影响去留

王汉之、白伦二人在乐天的整治下弃职而去,便可视为其例。

那刘桢也在打量着乐天,言道:“刘某参劾乐大人罪状有二:一,乐大人每月薪俸不过数十贯,何以买的起与禁宫比邻潘楼街的宅子?要知道在潘楼街似乐大人那处三间五进院的宅子,做价可在万余贯……”

话音还未说完,朝臣中讶然声一片,显然万余贯对于乐大人的品阶来说绝不是小数字。

“乐大人家住平舆父母早亡,不过是寻常人家,并无甚大积累,所以刘某认为你乐大人能置下这等宅院,在钱塘任上定有违反法度之事,若不然何以置下如此大的产业?其二,你乐大人在离任杭州时,有千余女伎相送,实有辱官员体面,更是纳伎家为妾,妾室数目更是僭越规制。”说到这里,刘桢拱手向徽宗赵佶拜道:“陛下,臣认为当彻查乐大人在钱塘任上所做所为,二是治乐天僭越之罪,请陛下明查。”

点了点头,徽宗赵佶在丹墀之上冷声道:“乐天,朕问你,对于赵卿的弹劾你可有话说?”

朝殿下拜了拜,乐天对着御使刘桢却是一笑:“一处万余贯的宅院而己,刘大人又何需大惊小怪?”

话音落下,满朝皆惊。这乐小儿的口气也忒大了些呢,万把贯的银钱,便是世家子弟一气拿出来也是很是肉痛,在他的口中竟然竟然满不在意。

丝毫不在意满殿臣子惊讶的目光,乐大人继续说道:“刘大人,乐某在钱塘任上剿匪平逆,这些小小的功劳放眼整个大宋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于钱塘、杭州,乃至半个两浙路却是意义不同寻常,海匪肆虐,刘大人可以想像杭州商贾们的心情么,商人不能出海行商,货物滞销,意味着百姓无事可做,百姓无事可做,就意味着百业凋敝……”

“等等,乐大人!”刘桢止住了乐大人的话音,说道:“官家让你自辩,却不是让你摆功的,功是功,过是过,岂能功过相抵,一个人连名节都不保,谈何为国为民?”

刘桢说的大义凛然。

乐天只是一笑,随即取笑道:“刘大人虽是言官清流,然见识却如井底之娃一般尔……”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