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荫子要荫哪一个?(1 / 2)
西北距离汴都有千里之遥,西北军情传到汴都,便是用战马传递最快也要用上三日的时间,而急脚递更是慢了许多。www.9所以刘法与乐天生还,还有葫芦隘大捷的消息在一时内并不能传回汴都。
身为总领西北六路边事的童贯,并不知道跟随乐天而来的皇城司士卒己经将统安城之败的消息传到了汴都。眼下童贯正为如何向徽宗赵佶隐瞒统安城之败而大伤脑筋,更有意将战报留住不奏。
限于这个年代的通讯水平,眼下汴都对西北军情真正的进展是一无所知,而童贯对朝中情况也是不大了解,双方都在糊里糊涂中。
功是功过是过,统安城之败与熙河帅刘法有干系,但与乐天没有干系,乐天充其量就是个混资历打酱油的,而且还是被强行推到西北来的。
但在汴都人眼中看来,乐天这个打酱油的简直是楣运高照,生生的将性命丢在了西北。
与乐天有仇的没仇的,此刻都在为乐天这个打酱油的默哀,于官场上的话来说,人家乐大人是为国捐躯死的其所,于道义上来说,那些与乐天有仇的不得不假惺惺的干嚎两声,然后躲在暗处偷笑。
有读书人曾云:本朝论诗文能出乐平舆之右者无几。
总之乐天不幸殒于西北,生前为官时无论做过多少政绩,终究会被人们淡忘的,唯有乐大人作(抄)的这些诗词作品才是永垂不朽的,留与后人品鉴。这算是对乐天的盖棺论定,更引的不少读书人因乐天的逝去而掬了捧泪水。
“集英殿修撰乐天,政和散官朝请郎,不知陛下是要荫乐天的哪一子?”
“这还要问,当然是荫长子了!”朝堂中有礼部官员代为回道,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
朝堂中所有人都知道乐天未娶妻便纳了六房小妾,为此事乐天还数次被御使参劾。但就是论事,没有嫡长子便以庶长子为首,这不止是朝堂上这也是华夏千百年以来的规矩。
陈御使似乎未的到那礼部官员的话一般,依旧絮叨:“陛下,据臣所知乐天有庶子两人、庶女一人,未曾出生的遗腹子尚有两个……”
“陈御使,本官说了按制本朝若无嫡长子只能荫庶长子!”那礼部官员有些不奈的打断陈御使的话。
“陛下!”似乎未听闻那礼部官员的话一般,陈凌元向上拜道:“据微臣所知,乐天两个庶子不止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而且还是同一时刻生人……”
“莫非是双生子?”徽宗赵佶惊讶,随即又摇了摇头:“便是双生子也是有长幼之分的!”
陈凌元忙说道:“启禀陛下,乐修撰的两个庶子并不是双生子,只是二人在同时同刻出生,便是连乐修撰也分不清大小!”
这果然是有些麻烦了!
徽宗赵佶听了也有些挠头,这荫一子荫与乐家的哪一子才好,毕竟只有一个荫封的名额,弄不好乐家后宅为因这个荫子的名额而生出龌龊的。
闻言,百官也来了兴趣,这个荫封倒是变的有趣了。
略做思虑,徽宗赵佶点头道:“既然这两个孩子分不出大小,朕便开恩再允荫封乐家一子为朝请郎!”
什么?再荫一子?
听到赵佶之言,文武百官皆是震惊了起来,这也有些太让人难以接受了罢。
常言道:文死谏,武死战。
乐大人以文臣之身为国捐躯是事实,与刘法守在峰上不降死战也是事实,朝堂内无论是敌是友,对乐天心底都感到由衷的钦佩。
但乐天的追赠、追勋都己经不低了,荫一子倒也说的过去,然荫两子却有些出格了罢?这显然超出了朝臣们底线的容忍范围,更不合礼部的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