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担心是多余的(1 / 2)
送走了御史中丞王安中与纪大人,乐天在中华日报社审看为后日报备的稿件,同时也在思量着日后的对策。
所谓自己在报纸上与御史之争,究其实质实则是自己与童贯、白时中等人之争,虽然事先被自己合纵联樱花左支右挡化解去大半,但此事免不得要闹上朝堂的。
今日御史中丞王安中前来,虽然言语间似乎有些鸡同鸭讲的味道,但其实己经说明一个问题,王安中无意与自己纠缠什么,事实上王安中心中也清楚的很,有了下边一众御史折腾,自己也犯不得去开罪乐天,毕竟乐天身后也是有依仗的。
乐天可以预料到,这些御史将联名奏疏递上去,后日大早朝,徽宗便会召自己临朝自辩奏对。
话说中华日报之红大人所说的可是乐某办报之事?”
“不错,宇文大人是陈某请来做说客的!”这时陈凌元开口,又说道:“你今办得了几日报纸,起初一期尚且算是风平浪静,未想到第二期却是直指御史台,你连纠弹百官的御史台都敢抨击,这朝廷上下三省六部,你还会将哪部放在眼中,甚至会惹得人人自危!”
陈凌元直言,眼中也是带着不少忧色。
“陈大人所言极是,乐大人今如同掌得话语之权,固然可畅快一时,但长此以往,对乐大人未必是为好事!”
陈凌元曝出一个自以为乐天不知道的消息,“今日己有三十多个御史联名签了奏疏,打算明日呈与陛下弹劾于你!”
对此乐天并不表示惊讶:“朝堂上能出现这种局面,又岂能怪得了乐某!”
“是为何意?”陈凌元在一众御史同僚面前受了不少埋怨,心中自然有些怨气。
看陈凌元露出的怨气,乐天起身走向窗边,面上露出愤然之色,说道:“吾当初只因路见不平而施援手,被蔡相外放于钱塘,机缘巧合下乐某于东南剿匪平逆以身进功,今岁春时又于西北立功破敌,甚至乐某不谦虚的说上一句,于大宋当山社稷,足以当得上劳苦功高四字,然童贯连同依附于其的党羽,却在陛下面前进言,令乐某去适那夏人公主。
此事看上去风光美好,谁又有看到隐藏于其后的阴谋,乐某于本边屡败夏人,那夏人视乐某如仇寇,此去夏境,乐某能否全身而还,尚且是两可之事;再说日后乐某便是娶了夏人公主全身还朝,朝廷还会继续重用乐某,只怕到那时乐某怕是形如外放!”
闻言,陈凌元与宇文虚中二人对视了一眼,乐天所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娶了夏人公主后,乐天的政治生命怕也只能在闲职上厮混了,试想有谁能信任一个敌国的驸马爷,甚至连同公主与驸马爷都被国人当成人质来看待了。
想想自己受些同僚的怨气,与乐天相比还真算不了什么,陈凌元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宇文虚中此刻也不知如何安慰乐天,只好道:“中书大人是于国有功之臣,天子必不会亏待!”
“二位可还记得上月汴都大水、李纲李大人被外放之事?”乐天忽又有激动的说道。
不待二人回话,乐天接着说道:“我等皆圣人门徒,自不信怪力乱神之事,然李大人所言汴都阴气甚重,所寓意如何不需乐某细说,二位大人心中明净的很,既然乐某被排挤到如今这等地步,只不过是办份报纸罢了,竟然还有人要时时揪乐某的过错,做那鸡蛋中挑骨头之事,那就休怪乐某撕破脸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