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擎宋 > 第七百七十八章 摩尼教起事(下)

第七百七十八章 摩尼教起事(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要以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口号,在唐代可是个口号,但在宋代绝不是一句空话。

翻开世界中世纪的历史,可以年到华夏的宋朝是世界上最强调法律威严的国家。宋太宗二子许王赵元僖犯了法,也是依法了事;甚至连权倾朝野的执宰蔡京在做记部尚书时断案不公,也被御史台参劾下弄的灰头土脸。

大理寺之所以分立左司断右刑狱,便是反复复核刑律的,足可见宋律之严非同一般。

宋代有错案追责制度,宋人法律里有句术语:官司出入人罪。初宋初法律:一量错判他人死刑,最轻也是三年徒刑。而在宋代犯了别的罪,文官们可以想办法减刑赎罪,惟独这一条不可赦免。

而且王安石变法后,又立了个凶残的规定:后任的司法官员,只要发现前任判案有误,立刻就能启动翻案,谁翻对了就被当做政绩可接升官重奖,以至于自宋神宗年间起,北宋大理寺档案室里,常可见到隔三差王就有一群年轻的官员来翻案子,以致于旧案卷都翻烂了。

对此,范仲淹次子曾官居执宰的范纯仁曾吐槽过:好些官员早己经回家归养致仕,头发胡子白一片,膝下儿孙满堂,可突然一个旧案翻了出来,立时被追责,戴上枷锁面上刺字的去劳动改造。

到了宣和年间,官员可以贪腐但这个禁区还是不敢碰的。

回过头再说这位青溪县太爷陈公光,好不容易补个缺做了县太爷,日后还想着升官发财呢,又怎么肯出冤假错案。

经旁边老吏这么一说,陈知县立时放下了正要扔批签手,冷着脸向方世熊问道:“你家与那方腊家多有不睦,故而你要诬告与那方腊是也不是?”

来告密的方世熊也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相模样,当时就懵了头,而且自己来告密也是受自家父亲指使,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方腊所做的那些事,再说平素里自家与方腊家多有不睦,自己也不敢断定自家父亲说的属不属实。

被陈知县这么一吓,方世熊吓的扑嗵一声硊了下来,周身颤抖着叫道:“大老爷怨枉啊,小民所说句句属实!”

“告状竟然吓成这般模样,想必是为诬告。”陈知县见方世熊胆小,神色间更是慌张,立时觉的旁边提醒的老吏说的越发的有道理,将手一挥命道:“来人呐,给我打!”

冰忠,方世熊子方文毅得免,除此在押在狱中的方世熊也趁青溪大乱时逃了出来活的一命。

百多号摩尼教众在方腊的带领下,借着酒意杀了方有常一家四十二口,心中仍不解恨,心中狂热豪性大起,更去方有常家祖坟所在地富仓山脚下,帮源溪溪东溪西两\岸,剖开方有常家列祖列宗的坟墓,共计十三个坟墓,掘墓刨棺,有刻名镂字为记者毁没无存。

掘墓刨棺,仍不能解方腊等人心送之恨,随后方腊将方有常祖上十三处穴中枯骨掘出,侵于粪池中浸泡一天一夜,再用粪钩钩起泼于地上,用白炭火将骨殖尽数炼化,随后又将这些骨灰以竹筒盛之,于山上抛撒,消散的无影无踪。

方有常家,除了方有常妻早逝而无立碑,方有常长子方世隆早逝而无立碑,不被方腊所识,故而逃过一劫,方家余者骨殖皆未避其难也。

掘墓刨棺锉骨扬灰,这种报复在古代非世仇不能用,可见方腊与方有常两家怨隙之深,早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方。

后世有人考证,方腊与方有常并非一家之方,甚至连方腊出自于哪里也是语焉不详,更说方腊若与方有常为一家之方,便不会掘方有常祖先之墓。试想前唐玄武门前尚且手足相残,安史之乱更有逆子弑父,二人是不是一家,倒也不必去考究了。

再者说成王败寇,方腊若胜,方姓前来求取富贵者接踵擦肩不知凡几,可惜方腊失败了,这些本家们自然是明哲保身不敢与方腊牵上任何关联。

诛杀方有常一家,更掘了方有常一家的祖墓,方腊与一众摩尼教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便反了,招集千余人,打出诛贪官朱勔的旗号,于青溪碣村起事。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