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8章 煮茶话梅(1 / 2)
雪花纷纷扬扬,无声将御书楼的屋脊飞檐染上一层雪白。守卫的禁军缩在门房里取暖。御书楼大门紧闭。只有悬挂在檐下的两大红灯笼在寒风中微微晃动着。像两只眼睛默默注视着冒雪而来的人。
陈瀚方不知在楼外站了多久。远处巡夜更夫敲击竹梆的声音惊醒了他。他缓缓低下头,扯了扯嘴角,苦涩的笑了笑。习惯地走到御书楼,今夜却迟疑地停住了脚步。十书,以行刺公主的罪名缉捕穆家班所有人。没过多久,又以锦烟公主作证非穆澜所为,撤销了海捕文书。紧接着新任扬州总督夫妇被杀,血书揭开当年薛神将夫妇殉国的秘密。前几天昭勇将军遗孀谢夫人携国子监监生谢胜击登闻鼓喊冤。国子监监生跪宫门请愿闹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这些事仿佛都与穆澜有关。在这雪夜,她突然出现在御书楼外,由不得陈瀚方不警觉。
“更深雪紧,祭酒大人还要去御书楼修书吗?”
穆澜的目光沉静而明亮,稳稳地持着伞。
修书二字入耳,陈瀚方的瞳仁猛然收缩。她在暗中窥视着自己?知道自己修订书籍的缘由?
穆澜柔声说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下以为雪中红梅最是美丽。”
先说修书再道红梅。隐藏了多年的秘密被触动,陈瀚方呼吸一窒。梅于氏被割喉的惨状瞬间出现在脑海中。他有些慌张地朝左右张望了下。
“煮茶赏梅,品酒聊诗。方不负如此雪夜。”
赏的是于红梅,聊的还是于红梅。
穆澜的声音比风还轻,带着雪的冷洌。陈瀚方哆嗦了下。
火红的炭火舔着壶底,水沸如滚珠。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对面穆澜的眉眼。
陈瀚方努力找寻着自己对穆澜的印象,骇然发现最初的见面竟然是在灵光寺于梅氏被杀的现场。是巧合还是从那时起,穆澜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秘密?
陈瀚方清楚,出身杂耍班的穆澜身怀功夫。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在这空无一人的院子里想杀她灭口绝无可能。穆澜找他有什么目的?如果她是对方的人,为何不去揭露他?如果不是敌人,她又是谁?陈瀚方不动声色地倒茶,心里有些无奈。他没有选择。
十八年前于红梅意外坠井。十八年后梅于氏被割喉杀死。看到凶手作案的苏沐被砸死在国子监小树林中。擎天院的花匠老岳是凶手。但他潜伏在国子监中十年,为的绝不是初进国子监的苏沐。难道当年对方知晓于红梅当年来过国子监,却不知道她来寻的人是自己?所以才令老岳假扮花匠潜伏在国子监。
陈瀚方细思恐极。一旦被暗中那双眼睛察觉到自己和梅于氏姑侄的关系,下一个死的人一定是自己。
手掌缓缓转动着热呼呼的茶杯取暖,穆澜心里也在思索着。前来找陈瀚方,何尝不是一种赌博。思来想去,除了陈瀚方,她无处借力。
“在下自幼随穆家班行走江湖,听得诸多奇闻异事。”穆澜轻吁了口气,慢悠悠地说道。
这个故事必和于红梅有关。陈瀚方心里轻叹,没有阻止穆澜说下去。
穆澜瞥了他一眼。能隐忍十八年,于红梅必是陈瀚方的执念。有此执念,甚好。
“每隔三年春闱会试。天下士子赴京赶考。路遇红颜知己,互订鸳盟,许下终身,说书人最爱讲的传奇香艳故事……”
随着穆澜轻柔的话语,陈瀚方的思绪飘荡开去。
那一年他进京赶考,病倒在城外雪地中。进城卖绣品的梅于氏姑侄救了他一命。落魄的少年举子与救之性命的豆蔻少女相逢。养病期间两心相许,订下了终身。
他如愿以偿高中进士,于红梅却成了采女被送进皇宫。高高的宫墙隔开了两人。宫中生存不易,两人默契地将恋情压在心底。约定于红梅在宫中服役到二十五岁,到了年纪放出宫,他就娶她过门。
许太后进宫之前,于红梅被先帝遣至许家侍侯。那时侯两人还有机会偷偷见面。自她随许太后进宫之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他只能等她到了岁数平安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