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2 / 2)
在军中,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就不要怪军法无情。
看到镇东将军如此从容,裴秀心里一下子也跟着安定了下来。
“学生明白。”
只是再早有所料,待云收雨歇后,千祈祷万祈祷不要过来的雨水小洪锋,仍是不期而至。
“咔!”
最中间的两根木桩晃了晃,竟然被水流冲起。
“护桩!”有人纵身跃上竹筏,怒吼着扑向缺口,肩扛装满石头的筐笼扎进急流。
水流带着人撞向木桩,撞得他猛地吐出一大口血,但扭曲的竹笼骨架硬是卡住了缺口。
“不要命啦!”
众士卒连忙上前帮忙。
镇东将军看到刚才发生的这一切,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她认得出来,这是一个来自越巂的将校。
南乡与越巂的儿郎,是大汉军中最为精锐,也是最不怕死,最敢拼命的将士。
这一次跟随她出来的人,小半都是出自这两个地方。
也不知是不是这场雨刺激到了狼群,雨停后,狼叫声越发地频繁起来。
连枭也跟着凑热闹。
镇东将军正按剑立于山上,看下面的堰坝一点点成型,忽有传骑来报。
“关帅,赵将军那边,派人过来了,说是有细作要见将军。”
“嗯?细作?”
昨日才捉住了贼军派出来的斥侯,今日又来了细作,难道关口那边已经发现了异常?
“带上来。”
几个细作很快被带了上来,镇东将军一见来人,眉头一挑,脸上竟是罕见地露出惊喜之色:
“韩教头,你终于来了?”
一副猎户打扮的韩龙哈哈一笑:
“关将军,你这大军,藏得可真是够深的,如非我早有准备,看到这几日鲍丘水突然少了这么多水,还寻不过来呢!”
镇东将军脸上也是难得地露出笑意:“韩教头,你这一过来,我拿下关口的把握,至少要多出五成!”
镇东将军对这位侠肝义胆的武林盟副盟主,还是很尊重的。
在她看来,韩龙确实担得起“侠之大者”这个称号。
“过奖了过奖了!”韩龙谦虚了一下,然后看到山下的情况,不禁发出惊叹:
“将军这水坝,已经快要筑好了?看来就算我不过来,将军也必能攻下关口。”
“攻下关口不难,难的是如何拿下两边的山头,韩教头可能教我?”
“不瞒将军,我与我这几位友人,一直在这附近转悠着,可是学了一个月的狼嗥和枭叫,就盼着将军能及早过来呢!”
狼嗥与枭叫的组合叫声,原来是接头的暗号。
韩龙一边说着,一边向镇东将军介绍自己的两位友人:
“这是我在幽州的刎颈之交,他们亦是早就仰慕大司马久矣!这位叫纪阳,这位叫纪晖,乃是亲兄弟。”
“大司马一首《侠客行》,天下游侠莫不引以为知己。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令天下游侠如拨云雾。”
“若能见大司马一面,他们二人愿以性命相付,剖肝沥胆,在所不辞。”
冯大司马一本书一首诗一句话,生生把游侠儿抬到了一个高度,让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人生中的道路。
被天下游侠奉为总盟主,其影响力之大,非游侠儿,难以想像。
二人上前见礼:“纪阳纪晖见过关将军。”
关将军乃是冯大司马麾下第一大将,号河东翼虎,威名赫赫。
二人见他虽身染泥浆,却丝毫不影响其俊美容仪,心里不禁暗赞:
如此神仙人物,却甘愿屈于冯公之下,不知冯公又是何等奢遮人物?
但听得韩龙又在一旁解释道:
“他们兄弟二人颇有武艺,时常被商队聘为护卫,跟随商队出塞,对这一片,熟得不能再熟,可为将军导路。”
“好好好!”镇东将军喜不自禁,“这可真是太好了!如此一来,吾无忧矣!”
——
日头堪堪落到山头尖尖上,一队胡骑乱哄哄地出现在了关口下。
“什么人?”
城上的魏军士卒立刻搭弓拉箭,对准城下。
一个鲜卑老人被推了出来,用生硬的汉话喊道:
“将军,我们是鲜卑乌洛兰部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禀报大魏将军。”
“乌洛兰部?”
不但是士卒,就连城头的将校们都在疑惑,没有人听说过这个部落。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现在鲜卑人种族离散,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计其数,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他们都叫什么。
“大人,情况紧急,事关汉军的消息,千万不敢耽搁啊!”
一听到汉军,城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
负责城头的魏军将军,自然知晓塞外的情况,当下不敢怠慢,立刻让人前去禀报关口主将崔梓。
崔梓一听有胡人前来禀报汉军的消息,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莫不成汉军当真越过了沼地,已经打到了渔阳边塞?
“那胡人有多少?”
“三百来骑。”
“可有异常?”
“没有,皆是胡人面孔,说的胡语,穿的胡衣,多是骨制弓羽。”
这么说来,这么说来,确实是塞外的部落?
“让他们领头的先进来,其余人让他们呆在外面不要乱动。”
很快,两个胡人被带到了崔梓面前。
一人正值壮年,头发剃了一半,一半则是编成了小辫,乃是部落首领。
至于另外一人,则是老人,腰间绑着铜铃,脖子上带着兽牙,乃是族里的祝巫。
熟知胡人的崔梓一看这两人,便知这二人确实是来自塞外。
待问过情况之后,只惊得他差点跳起来:
“你们说什么?汉军当真已经到了边塞?”
“千真万确啊将军,他们从沼地里钻了出来,浑身都是腐臭的沼泥,就像一群恶鬼,见人就杀。”
“我们本是小种部落,没有办法跟那些大部落抢草场,只能在沼地边上放牧。”
“本想着召了族里的勇士,围猎一些黄羊狐狸,给族里的补充食物,没想到就撞见了他们。”
“我们打不过,只能逃走。”老祝巫说着就哭了起来,“族里的妇人小孩,根本来不及上马,他们就冲过来了……”
“将军,你一定要给我们做主啊,没了妇人小孩,我们就全完了……”
看到老祝巫哭了起来,不会说汉话的部落首领,偌大的一个骑马汉子,眼眶也跟着红了。
我做你家阿母的主!
崔梓嘴角一抽,这汉军偷越过沼地,肯定不可能是为了抢小部落这点东西去的。
他们绝对是想顺着鲍丘水这条天然通道南下,偷袭关口!
老子都快要自身难保了,还怎么给你们作主?
只是看在对方前来给自己报信的份上,他自然不好直接拒绝。
好言安慰一番,又当着二人的面,让人把那些胡人放进来安置好,并保证一定会想办法给他们报仇。
然则当二人千恩万谢地退下去后,崔梓转身已经想到如何干掉这三百来人,吞掉他们的马匹。
三百多马匹,可是一个大功呢!
至于那些胡人,还能再砍掉脑袋领功。
当然,不是现在,而是等打退汉军之后。
这些人与汉军有仇,待汉军攻过来,还能让他们帮忙守城。
嘿,我真是个天才!
崔梓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番,然后又唤人进来:
“前日派出去寻人的人,到现在回来没有?”
“将军,还没有。”
“一个也没有回来?”
“没有。”
看向外面,日头已经落下山头。
坏了,真出意外了!
汉军斥候,无比骁勇,乃是精锐中的精锐。
很明显,这些人已经很可能是遇到了前来探路或者侦察的汉军斥候。
汉军斥候已经到了附近,那么汉军多半也不远了。
想到这里,崔梓脸色一变,立刻吩咐道:
“传我军令,从今晚起,让所有人都严加戒备!”
“夜里再加派人手,加强巡值!记住,谁敢怠慢,军法处置!”
“还有,让副将与军司马过来,就说吾有要事与他们相商!”
PS:五千五百字,年后开工的礼物哦!(好像忘记写章节名了,算了,无关紧要。)
前文有水利行业的书友说筑坝不简单,谢谢提醒。
作者菌自然是知道现代水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大学时也曾略有了解。
作者菌已经尽量可能地贴近实际情况了,不但查了历史资料,也查了实际地理,还用人工智能进行推演,计算数据,并让它给出详细的施工步骤。
但终是,本书其实是参照了都江堰的施工,不必太过考究。